台灣人命到底有多不值錢

台灣人買保險的金額已是世界第一,在 2018 年,保費收入對台灣 GDP 的佔比已來到了 19.54% 的新高,也就是說,你我每賺 100 萬元,就有將近 20 萬元會去買保險,但如果真的掛了,實際上保險公司平均死亡理賠的金額卻只有 56 萬,壽險公會每年都會提供這個統計數字,56 萬還比國人平均年所得低。

你的死亡理賠金能用多久?

56 萬對每個人的感受不大相同,如果是一位 80 歲的長輩辭世,僅剩 56 萬的財產並不會對下一代造成負擔,但亡者若是有年幼孩子的爸媽,或是身上揹有貸款或負債的人,又或者是家裡迫切需要你帶來收入的人,只要這世上有你在乎的人存在,當你離開後,這 56 萬能讓他們用多久呢?難道家人替你付完喪葬費後就真的只能靠自己了嗎?

時間,對留下來的人只是壓力罷了

真正拖垮家庭的,是長期的生活費用沒有著落,壽險要解決的,正是當家中經濟支柱消失後,維持原有生活開銷的費用問題,讓壽險理賠金來支付家中所有帳單,或者繳清房貸,又或者提前留下孩子未來的教育基金,以及照顧自己年長的父母親,這些都是自己的夢想與責任,如果自己來不及完成,那麼轉嫁給保險公司處理,便是讓心愛的人擁有一份選擇權,在你離開後仍然能夠保有維持現狀的權利,否則,他/她很可能面臨工作轉換,孩子被迫轉學,變賣房子,還有自己獨自面對退休金準備等等問題。據統計,中產階級的家庭,若是有一人提前離開的前提下,大約需要 1,500 萬的資金才足以應付餘生的開銷。然而,每個人狀況不同,合理保額的計算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壽險公司的計謀

56 萬是壽險保額,那為什麼保費投入這麼多換來的壽險保額卻這麼低呢?主因是這裡頭有 87% 保費購買的是儲蓄險與醫療險,台灣的保險公司養成消費者短年繳,到期領回的習慣,讓大家將注意力放在商品利率上,而忽略壽險的保額,儲蓄險只是俗稱,它真正印在保單上的名字是「○○終身壽險」,最常見的就是鼓勵客戶繳 6 年,到期後加計利息領回,這類型的保單假設一年繳 10 萬,當你在第 6 年繳完時死亡,它只會賠你所繳保費加計利息,常見的會是 (10 * 6) * 1.05 = 63,總繳保費 60 萬,身故理賠 63 萬,這並沒有發揮到保險槓桿的作用,保險公司力推儲蓄險的主因是為了增加自己的保費收入來填補過往高利保單所帶來的包袱。

壽險公司的歷史包袱

保險業賺錢來源有三:利差、死差與費用差,本土壽險公司為了應付 70 ~ 80 年代所賣出的高利保單,在今天定存利率 1% 的環境中,每年必須找出新保費收入來填補那 5% 左右的利差損。

所以大部分壽險公司很難在利差中獲得收益,而被迫販賣儲蓄險那類的商品,特別是短年繳的,給保戶一點薄利,保險公司就可以用最低成本來取得較高的保費收入,造就台灣 GDP 20% 投入保費,平均身故理賠只有 56 萬的結果。

若還原高利保單為保險公司帶來的損益,對公司財務報表上的影響就很大了,這會直接反應在公司的淨值上,若以綜合損益來看,真正賺錢的公司並不多,這則新聞便如實表達了它們的財務狀況。

人一定會死,只是不曉得是那一天

買壽險沒有槓桿,如果為了獲得比定存好一咪咪的利息,卻放棄保險應有的槓桿特性,去追求所謂的 IRR,其實是背離了保險保障的本質。你應該想,如果今晚就再也回不了家,你的家人是否能夠承擔你離開後的所有經濟問題,包含房貸、生活費用、教育費用、父母孝養金等等,你買的保險若是儲蓄險,其實退還的不過就是你繳的保費加點利息罷了(實際案例),每個人狀況不同,保險規劃也必須量身訂做,若您需要找專業人士談談,歡迎直接與我聯繫,或留下您的訊息,這是我的簡介與聯絡方式

LineID: fisherliang  LINE@_typeA
Mobile: 0937177753